上上周,我发了一篇文章:医院归来:谁说这个世界只有穷病。
里面有些观点,从留言来看引发了许多观念争议,刚好这个故事的结局,比较戏剧性,让我还有心情写出来再调侃下。
事情的发展让人啼笑皆非。
大概是是这样:我的一个事业有所成就的朋友,在5月份体检中,查出肺部有阴影。然后他火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业界相对顶级几个医院的主任来看片子(有几个是登门拜访)。(当地,广东,北京)。
前后应该有5个主任级别的医生都看过,大家都隐晦的给出类似的结论:恶性肺癌的可能性极大。
甚至最后在手术的医院,主任制定的方案里,已经着重计划该如何切除。
术前,无论是我这个朋友,还是家人朋友,大家都各自强撑着信心。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已经崩溃坍塌了。
结果,啼笑皆非:真正开刀之后,发现没有任何异常,只是普通的炎症。(而且因为术前方案制定得过于笃定,导致还是给切除了部分。)
手术室门口喜极而泣的家属们,以及朋友醒来之后,大家心石落地,开始各种调侃。前后反差,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个剧本的戏剧性。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表达的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人类之苦在于很多生死抉择,实际上并不由得自己,不叫生死抉择,叫生死被抉择。
这个时候,有钱和没钱其实差不太多。
许多读者反应很激烈:但是反复就像说明一个事情,很多病,有钱就续命,没钱就嗝屁。这是大概率事情。
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细究下去,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错误的放大了基础医疗与顶级医疗在疗效上的差距。
单纯靠钱续命的病,基本上生命就已经失去自由。余生里基本只与病魔反复纠缠,这样的生活很难说值得不值得。
而那种,花一大笔钱就能治愈的,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个人的造化:身体的自愈能力,或者误诊。
正是这两点,导致经常有那种乡间老头被诊断恶性晚期,回家等死等了几十年的故事。
更何况,还有一种被忽视情况:大把钱花下去了,人依然没有救过来。(用另一种极端的角度看,就是花不花钱治疗,最后结局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被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仇富的阴谋论冲昏的头脑。认为人类已经无所不能。
钱是人类内部的价值产物,钱的价值在于可以交换人类做得到的事情,而我们忘了,在身体管理上,人类的解决能力还远远不够。
就比如我朋友的这个故事,几大国内顶级医生,集体出现“误诊”,你说这事儿该怎么看待?在这种虚惊事故里,我朋友确实因为他的事业成就让他迅速得到了相对顶级的治疗,然而,最后从结果来看,如果他因为没钱,采取了保守治疗,可能再过一两个月,阴影也就消失了。也就不需要这一刀。
注意,这里用的误诊一词,并不是说医生的失误。而是我们现有的医疗水平在检查措施上,还不能明确的确认。
并且,如果科技进步到有钱真能确认买命,那么朋友,家属们也不用再术前那么慌张了。
这也是现在很多医闹事故的根源:病没治好,就是医生的错。其实医生能做的,也很有限。
某种意义上来说,顶级医疗与基础医疗在本质的治疗效果上,可能并没有想象那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上而已。)
其实就像感冒一样,你可以花一百万治好它,你也可以吃几块钱的药治好它。
而说起基础治疗的效用,前阵子我听到一个更让我心有戚戚的事情。
老读者都知道,前几年我在日本因为食物过敏差点窒息而死,幸亏当时同伴在我症状还不太明显的时候坚持去医院,而幸亏当时身边有个中日语言都极为顺畅的导游。所以我在一个乡间诊所打了个激素,也就解决了。(到了医院之后情况已经极为严重,可能再晚一会儿,可能就窒息了)
而前阵子看到一篇文章,一个记者带着爱人去日本旅行,结果他爱人因为隔壁桌抽烟引发哮喘,然后语言沟通不顺畅,的士拒载,非要等救护车。救护车来了,没有弄清状况,及时有效治疗。(实际上,马上打个激素就好了,但是日本人不喜欢用激素,我当时也是在诊所里强行抗议,导游充分沟通,医生才用的。)
结果悲剧发生了,他爱人命丧东瀛。
这是基础医疗没有实施到位的悲剧,虽然背后原因很复杂。
另外,为什么在大病治疗上,我们会崇拜医术高明的医生,原因恰恰在于医疗系统对于这个病症并没有实现标准化的认知以及相应成熟的解决方案。(比如我那个过敏窒息,因为解决方案很成熟,所以一个诊所医生就可以解决。)在一个没有成熟解决方案的背景下,单靠一个医生个人医术的发挥,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被动的事情。
最后,上一篇文章还有很多读者讨论穷病上非常愤然的一点:一场大病压垮一家人。
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要说大病了,如果穷,任何计划外的支出都会成为一种负担。
所以,其实你能做的,有两点:第一,在你能奋斗的时候,玩儿命赚钱。第二:给你的家人配置商业保险。(至少重疾险一定要配,另外,越早买,越便宜。)
不要有那种我穷我有理的心态。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在悲剧面前,每个人都是弱者,但是能做多少力量的抵抗,分出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做好你能防范的一切,乐观积极。
好了,本文越写越沉重,(毕竟我理解的人生,苦是核心味。)
说点开心的事情吧。
最后,上一期的留言抽奖活动,留言点赞排名前50名的都能获得我随机送出的股票周边产品。以下是获奖名单。大部分我已经通知到了,没收到通知的,留言找我一下。
今天继续抽奖送,但是上周50个,发现处理工作量太大了,(整理获奖人名单,整了半天,沟通也费劲)所以以后频率加大,但是单次人数降低。

今天换个玩法吧,这样慢来的人也有机会。留言第8 , 88, 188, 588 , 1088,(后面的1088每加500的,都算中奖)
送我设计师朋友原创的马克杯:不要怂就是干。(雕刻工艺)
另外想直接购买的(衣服杯子鼠标垫),直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就好。(用心的产品,值得用心推荐)


涨门文创多喝水多涨停小程序
精选留言
- 92信仰的力量盘哥,人生在世,难啊!!特别是领个杯子也难呀!! 33作者哈哈哈哈哈
- 59赚钱养猫切一刀很奇怪…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要做个穿刺活检才能确认吗?这几个主任也太水了吧 79作者不要动不动说人水,个中细节很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的。医患关系紧张就是因为太轻易下判断来的。
- 30高堃瀚我第一时间想的也是做穿刺不就好了,但是一细想,这是老百姓的常识,但是多个主任都看走眼的,肯定是医学上的未知点,有时候留言区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好 69作者因为具体细节,我没有参与太多,所以并不了解。医生是从原因往后推结果,而我们是从结果往回推过程。难度是不一样的。第二天涨停的股票,谁都知道前一天买它是正确的,但是你从当下去能知道买谁会涨停?
- 10Cherish估计你那朋友看完感觉上帝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最顶级的医疗资源也会遇到误诊的情况,刚刚作为医学院校的新进老师试讲结束,医疗之路任重道远啊! 57作者醒来第一句话说,他妈妈平时的佛没白念。
- 11河蟹盘哥不点评下疫苗? 56作者点评了又怎样?大家都知道问题在哪里,谁也没法说破。
- 39根号3周末心情沉重 都是有小孩的人 小区群里一片焦虑但也都无可奈何 是该枪毙一些人了吗 48作者这事儿真的很让人气愤。本来想说说,但是又觉得说了没什么用。徒增情绪。
- 11从北到北有些人的努力最多只能保持小康,不是人人都有钱都能抗住大病,但是盘哥说的保险确实是好办法。 28作者重疾险,我认为是现代人必须要配备的东西。它能一定程度上弥补钱和基础医疗之间的鸿沟。所以,我觉得我有义务去帮我的读者做一下提醒。
- 9半生虚度盘哥,我想问问,我自己没钱,又想做股票,水平又有限,怎么办?下面这种招聘是不是骗子公司呀:“职位描述:1、无需实盘经验,但最好有一定的技术分析能力,有股票、期货实盘操作经验者尤佳; 2、公司将提供免费系统性培训; 3、热爱金融行业,对操盘有浓厚兴趣享,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操守; 4、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独立分析能力以及高效的学习吸收能力 5、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拼搏; 职位要求:1.对金融投资有浓厚兴趣,致力于在金融行业发展。2.人品端正,谦虚好学。3.热衷于金融行业的人士,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坚强,能承受压力。4.把握市场机会,及时交易确保账户利润。公司为操盘手提供整套严密专业训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良好的晋升制度,以及锻炼和提高个人团队管理中和能力。 ” 27作者大概率是。
- 25檒病人在得到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信息后,已经慌不择路了,强烈要求手术了…加上各种大牛的认可,所以直接手术也不奇怪了。盘哥的文章还是避免了激化矛盾,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唯结果论的,这种事情最后转化成和医院扯皮得闹剧太正常了。 14作者是的
- 10指尖余温虽然如此,还是得感叹一下有钱真好 24作者有钱当然好了,还用你说。
- 7少丹Amy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这礼拜很丧,看了盘哥的文章就不那么丧了 24作者即使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个世界依然很苦。同样,这些事情浮出水面,也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坏。没那么好,没那么坏,皮实的活着吧,哎。
- 20A001孙先生预防大于治疗,但也没有百分百,尽人事听天命 16作者活着真难啊
- 10少壮我可能是第8个留言的,利弗莫尔已经穿在身上的飘过 20作者我现在出门见人,都穿着它。我很喜欢。
- 20豆豆龙这件事深有体会。15年爸爸也是一次胃痛,医生要求胆囊切除手术,并且拒绝保守药物治疗,对没经历过手术台的病人和家属来说,真的一声雷加措手不及,没办法仓促中决定做了。事后其他医生看了片,说不用切,保守药物控制即可,那种无奈,想举报他的心都有。爸爸自那次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说不上什么原因,就觉得是开刀导致。不仅误诊误人,无良庸医也害人。
- 4恩泽闹了个大乌龙。。 估计以后能重视健康了吧 19作者哈哈哈,现在回家天天锻炼,每天早上一个海参。可算是喜剧收尾。
- 17乔旭中美贸易战,股民挨了一刀又一刀,到最后可能商务部出来说,误诊了,误会了,哈哈哈哈
- 7TIGER恰好朋友也真遭遇过这样的误诊,挨多了一刀,又是托好朋友关系找的医生,还不好发作,哎,遇到这类事情真是倒霉…… 16作者其实放宽心,不挨一刀,下半辈子就得在一惊一乍中渡过。
- 15喜剧忧伤我毕业工作三年后,就给自己买了重疾险 意外险 寿险,这个年代我作为家庭支柱,真病不起
- 14陈庄文医生诊病也是沿着观察–推测–假设–验证–修正这种逻辑来的,未必算误诊,只是误判,做了错误的假设,然后开刀是验证,最后修正结论 10作者对,所以我说的误诊是打引号的。有点调侃我朋友的意思。不是针对医生。
- 14邹正常程序是怀疑肺癌,先穿刺活检明确良性恶性再手术,但理论上讲穿刺也有种植转移风险或者穿刺不中,(意思穿刺到肿瘤细胞肯定可以确诊肺癌,但也可能没穿刺到肿瘤组织这时候也不能说一定不是肺癌)故可能是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直接手术,这种做法也未尝不可,术中做一个部分切除活检紧急冰冻切片明确再决定手术方式,如果冰冻病理是良性,那么原定的肺癌手术就改为不切或者仅仅做病灶切除。我推测是这样的。部分原因也可以认为由于病人是超级VIP,这些顶级医生从人情角度有所妥协,但这个真不是什么误诊误治。 9作者我的误诊是调侃我朋友,文中说了。不过是做病灶切除。
- 14花丛小妖我可以说中国的医疗水平比美国差了50年吗?我朋友三年前得了个说不清楚的病,深圳广州大医院都看遍了,没有解决,各个医院都说要做一个大手术方能知道是什么病。她姐姐是北京一家还算大的建行行长,找了关系去协和,折腾了三个月什么结果都没有。无奈之下去了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当然过程也是极其麻烦,可是一个月回来了,听说美国那个医院一个星期就确诊了,根本不是疑难杂症
- 13王学东我去年10月出现咯血,照片发现左上肺一大片阴影,不确定是不是肿瘤,当时全家都慌乱了,还好本人是该专业的高级医生,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是肿瘤或不是肿瘤,留给自己一个观测窗口,不管结局如何,首先第一件事情,想办法治疗咯血,一周后复查阴影吸收一部分,在缩小,说明目前治疗有效 继续吧,一月后复查,阴影已消失。已经十个月了,半年复查已经完全消失。通过这件事情,有一定的理解:如果当时自己不冷静,找这个找那个,当然我还是把我的C照片电子版通过私人关系传给国内顶尖的看,没有瞎折腾,真正的治疗被耽误,最后按照我的思路进行治疗,结局是好的,也避免了挨一刀,我的当时的情况完全够手术标准的。其实理解和我们操作是一样的,先判断清楚,有时判断不清楚留时间窗,观察,让子弹多飞一下,也就有结果。在疾病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是结局,只是过程不同而已。我的职业生涯里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贫穷富贵,金钱与生命不能画等号。
- 12棋童我同学误诊高血压吃了20多年的降压药,心脏都变大了。晕的 9作者这个真是。。。
- 12朱作为一个不是外科医生的医生,感叹一下,盘哥很理智。另外,重大疾病险医院里的医生购买率是很高的,当然也包括护士。卖保险的来医院卖保险基本上不用很费劲的讲解就知道了,一个字:买。人生处处充满了意外,不要等到用的时候才想起来。
- 12大器晚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个剧本与野蛮生长的作者~万通集团冯仑总的经历高度雷同。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虽然虚惊一场,但对心灵的打击是一大忧后面又一大喜,相当于两次打击。这种打击比实际真正意义的打击要大。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必有大福。祝福他们好运健康快乐……
- 11龙马精神从这件事,还有充气城堡陈可可失踪事件,还有类似的事件,可以看出,专业人士与当事人相比,优势在于专业能力,而不是责任心,当事人责任心很多时候要胜过专业能力。总结出来,以后遇到重大事情,一定要尽可能自己搞清楚,不是对专业人士的能力怀疑,而是真没有自己上心,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细节,甚至可能是关系人命的细节。 5作者你说的特别对
- 5李洋生场病,中产变破产。 11作者可以这么说,没有配置保险的中产,那叫easy money 。能够晋升中产的人,护城河思维应该是非常健全才对。
- 11何宇坤我们公司180人 体检发现四个肿瘤患者 🤷♂️
- 10丑死了孩子用了有问题的长生的疫苗,手里握着长生的股票… 满是愤怒,更是心碎… 哎…
- 10大益关注了有近一年多吧,第一次留言,感谢盘哥!让我在逻辑上理解更顺畅了,看了上期你的推送赶紧下单自购了几个鼠标垫,自用送友。我是个被生活虐了千百回的人,好在有颗乐观的心,总是期盼未来会美好
- 10雁南飞不少有钱人患大病了在国外就医,发现也许白挨了一刀,国内和国外在治疗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儿子今年高考了不愿学医,原因是又苦又累又脏,属于自己的时间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少。如果都这样想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国家出路何在?年轻人都不愿在小地方待,刚培养的能独挡一面了就辞职去大城市了,今年我们这儿已经走了二十多人了。
- 9liang你那朋友估计也是钱多,希望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治疗,跳过自以为没用的繁琐甚至有些变态的却是正常的规范的流程,我当年找了本地最好的医生,在推进手术室的最后一刻,被一个麻醉师给挡下了,要不然损害也是不可逆了。 5作者是的。就是怕的,其实如果再等两个月,可能炎症就消失了。
- 9海螺🐚格昊这里面就是唯心的因素在里面了。就像我孩子出生的时候,找人约的妇产科专家,按惯例给的红包。结果由于医生太关心了,提前去住的院,种种因素最后导致孩子难产,差点酿成大祸。但是回过头来,有条件你会不去运用么?不可能,这就是命吧。现在回头想想。5年前,如果我不炒股,也许现在会开心许多。
- 9春天里生命是脆弱的时候,越是有钱的其实越是怕死,再说有这么多顶尖专家的高度认可,换了谁都一样,如果不挨这刀,估计这位仁兄及家人真的会奔溃,心灵上的煎熬比肉体上的痛苦更可怕,20万换一🔪值
- 9JianDan我一朋友,家里开厂的,甲状腺结节稍微有点大,也是找了好多好医生看,最后做了穿刺,穿刺了肯定要开刀,去上海找名医开出来就是良性的,折腾了好几个月。其实这刀根本没必要吃,动刀总归伤元气的。
- 9热心市民胡先生我家不富裕,妈妈还是每个月省吃俭用为家里人配置了商业保险,供二十年,虽然还是经常被家里说我妈妈乱花钱。。但是还是很认同这种理念。
- 9Lewin做了手术快一年了,真实的感觉到人生受限,可能只有这个时候人才会意识到健康的可贵。
- 9飞戈如果真是内部重症,成功机率微乎其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花钱挨刀不断循环最终还是零。所以,锻炼身体比好好生活什么都重要
- 9风沙星辰现代医疗历史也没多久,但总给人错觉可以攻克一切问题
- 9河马唔,表示赠品已收到。这杯子居然是五百毫升的超级杯。一杯下去真是爽歪歪啊爽歪歪。对得起这大夏天。
- 7苏先生不知道评论啥了,就祝盘哥身体健康,万事大吉吧 8作者好的
- 8KXH我是个开车系了安全带的人 7作者这个必须系。
- 8刘晓龙这一刀挨得很值得!处理过一个“医闹”,媳妇生孩子剖腹产,完了以后以为持续低烧一星期,以为是伤口感染,就把伤口切开了又缝上,结果发现不是伤口发炎引起的,就拍全身片子,发现肺部有阴影,然后抗生素治疗,还剩一点点的时候停药回家治疗(诊断可以出院)。又过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又发烧,再去医院,已经又肺部感染大片阴影,再转院朝阳医院,用最好的药,最好的医生,已经控制不住了,我们接触的时候,只能去上海做全肺切除。希望盘哥把我的留言放出来,肺部阴影,真不是小问题,别小瞧!
- 8陆💧有个亲戚做了割肠道手术,因手术位置近肛门,只能每天背个屎袋,术后一段时间每天都不定时要发烧一两个小时,转了几个医院该查的都查了,就是查不出原因,病人痛苦,亲人也累,哎……世上还有一种病叫“无奈病”!
- 8松说两个事儿吧。 第一个真事儿,俺们科主任体检查出肺里面有一个结节,然后就立马安排了手术,从发现到做完手术回到工作岗位,不到10天时间,做的是胸腔镜。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非要知道他是啥才去做手术,对于很多医务人员的操作是,只要是长出来,能切就切,省心。就如同一直股票,上涨期间已经出现了上涨乏力的迹象,那么你是继续持有了,还是先止盈了。 第二个就是炒股了,有相似之处,很多分析研报都是股票走出来之后的总结,这种后视镜效果意义又有多大了?周五股票涨了,利好消息也有了,那么关注的个股周了,哪怕这只个股从技术面,基本面,资金面已经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周一他会涨吗?未来几个小时会不会爆一个利空或者利好,周一拉几个跌停或者涨停?这些谁都说不准。
- 6星空蔚蓝我想了解了解关于近期p2p的情况,可以做个专期吗? 7作者好
- 7Ken正如打了只破板正要吃面,一纸公告后面连板变大肉
- 7拖进小树林现在疾病治疗医生主要依靠医疗设备的检查结果和生化检查。再根据结果对比相应的标准。指南等,越来越觉得医生水平分界线没以前那么明显。接诊的病人数量往往成为划分的依据。但人身体又很复杂,没两个人身体状况相同。所以觉得疾病跟其他学科样。有害怕担心恐惧没以前那么严重。能比较正确乐观的对待
- 7cool医疗系统内的说下自己看法:目前能治好的病真不多,以癌症为例,最好的结局就是类似慢粒性白血病高血压这样的,等于慢性病,长期服药,与常人基本无异。
- 6黄珊误诊这个事情很正常,现在的检查依然无法肯定是否是癌症。我妈前几年因为肠梗阻,怀疑肠道有肿瘤,手术时发现是炎症导致的。大。当时也是去了三甲医院找的主任看的。 我姥爷二十年前脑出血两次,被医院判死刑,医院都不收人了。回家后吃了安宫牛丸,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有的时候,人真的是人的命天注定。 也许人死了真的有天堂。
- 6r ba b y多年前老公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 有时候就是因为有资源有关系才会导致这种白挨一刀的情况发生 还不能责备任何人 都是权威 只能说也许命中注定要挨这一刀吧
- 6杨敦已经买了利弗莫尔和鼠标垫,衣服好看,鼠标垫大过笔记本电脑
- 614 K。我现在就是从事体外诊断行业、这个行业漏检和假阳性都是无法避免的。类似于1+1=2一样无法错误
- 6骑牛的无敌小迷妹这个病例我感觉真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果他不开刀,也许真的是,反正任何时候做好事存好心,有难之时会有天救你
- 5mint前年家人体检就说什么肺部有毛玻璃阴影,被一顿吓唬,然后几个月复查,炎症消失了 5作者好像我朋友这个情况跟你类似。
- 5陈广志补充下吧,如果不确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微创手术取病理,说穿刺的你水平真高,在肺这种活动性器官一个小结节可以穿刺成功,而且穿刺玩肺还不漏气,也不会产生气胸 2作者是的 就是微创取病理,同时切除了病灶
- 5齐宁接着盘哥说个身边的事:我邻居前两年查出是肺癌,做的切除,家里很有钱,在北京都是住VIP病房,今年他去世的时候体重也只有50多斤。再有钱他这两年也是受罪也,每天都把药当饭吃。我们穷人觉得有钱好,也许是因为我们没钱吧!当有了钱的时候也许就那样了吧!盘哥是不是也?
- 5沉静如海沉静如海 盘哥,,从朋友圈中遇到的你的公号,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你每一天推荐的所有的股票文章我必看,然后发现你对生活的态度和想法和我是一模一样的,,,咳咳,,真的,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爱你
- 5咕噜牛再好的大夫,因为检测手段的不足,也会判断失误。维修里有个错误的观点,高级工程师赚的多,其实这种坏的情况,只是小概率事件,而那些做基础保养的工作确不重视,这才是大概率的,保养即简单有方便,还能防止后续严重问题的发生,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
- 5只沾花 不惹草喜欢那杯子,上次买了鼠标垫不错。
- 5谷今这周末发酵的疫苗事件,也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道理,有些事天注定,但在人力可为的层面,自己尽一切努力多赚钱,以给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保障。
- 4泉水看到这篇文章恰值疫苗刷屏,虽然钱不能决定一起,尤其是在健康面前,但,没钱真的不行啊。努力吧,兄弟们,为了我们的家人能够幸福安康!
- 4孙华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富人过得舒坦些,穷人过得憋屈些,但是快乐和幸福却不是和财富的多少成比例的,见过很多穷乐呵,也看过更多的富愁眉,大体如此,不过如此,随缘顺命吧。
- 4Han盘哥,曾经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一个境况。我的一个同事因为突发疾病紧急转院,当周围所有的人都在慌乱不堪,不知所措的时候,我跟我同事说,放心吧,被命运挑中的人,不会那么容易就挂掉的。当然,结果是好的。尽人事,听天命,自有运气相助。前提是你得非常努力地尽人事。
- 3lirenliang医生切刀就像球场临门一脚,最优秀球员也会踢飞
- 2笑沙盘哥,杯子已收到,大气,漂亮,红红的,放桌子上也相当养眼,谢谢!本次我就不参加了。祝各位股友下周长红!
- 2瞎忙活的小蜜蜂我老爸12年末查出胃癌,说啥不肯去北京复查,13年中去世,从诊断到去世7个月。朋友的姐夫几乎同时查出肺癌,北京上海,西药中药,保健品吃了个遍,早我老爸一个月走的。真得了要命的病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
- 2魏家畈店(魏德清)顶级医生技术高 ,但普通医生也掌握了许多真理,每个人都有限,找医生看病不要太迷信。我有个同事六年前被诊断为肺癌,未作任何治疗,现在还好好的。有医生说怕是炎症,叫每年复查,被判断了重病不要恐慌,多方看医生。
- 2D’Artagnan关于肺癌,讲个我家人的经历,浙南沿海,我妈兄妹7人,就几年前,姨父刚过世,姨妈跟表兄去了重庆(也算事业有)去了后咳嗽,在当地医院检查,说是咽喉炎,咳很很久,表兄也带去重庆的大医院全面检查,依旧说是咽喉炎,就这么咳了大半年,后来发现不对劲,去上海,检查出来已经是晚期了,手术也没办法做了,只能化疗后回家等了,姨妈劳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看到儿女事业有成,还没享几天福就走了,亲戚们都很叹息,回头大家想起早年姥姥是因为肺大泡走的,当年的医疗技术也难保是这个字,我妈和另五个舅舅马上去检查,结果除了最小的舅舅,全部有点阴影。我家当年就联系了上海医生,我妈左右各挨了一刀,除了大舅说自己年纪大了,没必要,其他的都先后做了手术。五六年过去了,目前大家都还好。
- 2🍄当年母亲住院,一位病友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住在高级单人间病房,最后还是无奈病逝。另一位病友住普通病房,老公不肯拿钱出来给她病,儿子救不了妈妈只能垂着头坐在一边。尽管两家经济条件相差很大,但病魔面前都没有抵抗力。
- 2安源架业五年前我父亲状况和你的朋友一样,肺部切除一小片,做病理,现在也不吃药也不化疗,当时也做了帕克CT家里人怕的要死
- 2王天翔待过医院才知道穷人与富人其实对待生病的恐惧是一样的…
- 2TRY曾经有个误区,保险的条例很苛刻,不符合条件的还不能报,但是最近好朋友的父亲肺癌晚期,让我们达成共识,打破偏见,重新认识保险
- 2闻听楼上说得那么理所当然,穿刺活检就没有风险?没有误差?也有穿不到肿瘤细胞的概率啊。这种情况下给你几个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宁可挨一刀的,目前医疗水平就这样。
- 1红云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刚70岁,得肺癌,今年春节死的,用了上海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先进的疗法,仅活了三个月,我这个朋友很后悔没有保守治疗,但是自己又说,如果再重新选择的话,说不定还会选择最先进的医疗。
- 1芋艿豆腐皮盘哥朋友的情况,基本和我爸之前遇到过的情况很类似,去体检发现阴影,加强检测之后,基层医院基本认为情况严重,当时直接去上海看了,上海医生认为炎症可能性较大,就大剂量消炎药挂下去,持续一个月,最后拍ct阴影缩小了,说明是炎症。有些情况,还是需要时间验证,盘哥朋友可能缓一缓就不会误诊了,但心态会崩溃,又有资源能力,选着开刀,还好吉星高照
发表回复